1月18日,山東省金融監管局官網發布《關于警惕以投資充電樁名義為名實施非法集資活動的風險提示》。該局近期監測發現,有部分新能源科技企業、網絡科技企業打著“響應政府號召,提倡節能減排”等旗號,通過口口宣傳、舉辦推介會等方式,宣稱購買共享充電樁獲得產權,公司代為管理,消費者可獲得廣告收益、租賃收益或投資分紅等,每月提現,以高利誘惑,向社會不特定公眾吸收資金。
“上述交易形式,存在一樁多賣甚至根本無實物交易的風險,實質是以此為噱頭,變相非法集資”。對此,山東省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給予事實認定的同時,特別提請廣大社會公眾高度警惕這類打著新興產業旗號向社會不特定公眾吸收資金的行為。
事實上,近年來非法集資新業態、新形態不斷冒頭。2021年7月8日,在銀保監會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據銀保監會打非局副局長胡美軍介紹,“時髦概念+政策捆綁+高大上包裝”已經成為當前非法集資吸引公眾資金的“黃金三要素”。
“比如當下熱門的‘一帶一路’、共享經濟、區塊鏈、要素市場、5G網絡、碳中和等概念,先后都成為非法集資的馬甲。還有假借金融創新、金融科技、數字經濟政策等的非法集資活動也不斷出現。”胡美軍舉例道。
針對這個嚴峻形勢,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曾多次強調,在現階段的經濟條件下,任何產品如果承諾收益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宣揚“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詐騙。
胡美軍也特別提請公眾要增強理性投資意識。請大家“睜大眼睛,提高警惕,多想一想、多問一問、多等一等,主動遠離非法集資、自覺抵制非法集資,保護好自己的‘錢袋子’”。他在這場新聞發布會現場說道。
國家層面上,2021年2月10日國務院官網顯示,李克強總理簽署第737號國務院令,《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下稱《條例》)在國務院第119次常務會議通過。這部歷時多年、首部關于非法集資的國家級行政法規已于2021年5月1日正式施行。
非法集資活動具有“三性”標簽,《條例》進行詳細說明。
非法集資指,未經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依法許可或者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定,以許諾還本付息或者給予其他投資回報等方式,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行為。該定義明確了非法集資活動的三要件:一是“未經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依法許可或者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定”,即非法性;二是“許諾還本付息或者給予其他投資回報”,即利誘性;三是“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即社會性。
“任何企業或個人未經金融監督管理部門許可,不得向個人直接融資,不得違規接受、歸集消費者的資金。”山東省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亦通過本次風險提示再次強調。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黃鑫宇 編輯 孫文軒 校對 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