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正將中國汽車工業引向“快車道”。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零售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224.7萬輛,同比增長122.4%;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已達全球市場的59%,是歐洲近兩倍的水平。而據公安部統計,截至2022年6月底,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突破1000萬輛。
與此同時,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充換電網絡。據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介紹,“截至今年6月,中國已累計建成392萬臺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2025年將滿足超過200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
“目前,國際車企大部分比中國車企電動化的進度要慢,技術要落后,產業鏈布局要差。”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換道超車的目標已經基本實現。”
不過,崔東樹也表示,目前國內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方面仍有短板要補。“鋰、鈷、鎳等資源短缺,電池企業產能還需更充分,下游企業利潤偏低的現狀也需要改善。”事實上,查閱新能源整車及零部件企業財報不難發現,在這個看似火熱的市場,大多數企業的盈利狀況并不樂觀。
在剛剛結束的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直言在給寧德時代“打工”,而寧德時代也頗為委屈地表示,自己的利潤也很一般。在原材料價格一路飆升的背景之下,行業上下游都在抱怨“沒賺到錢”。
此外,有動力電池產業專家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日本、歐美等國在中國動力電池薄弱的領域悶聲搞研究,并且已經形成一些領先優勢,如日韓企業在固態電池領域專利數已經遙遙領先。”上述人士認為,中國新能源產業取得的成就值得肯定,但越是取得成績,就越要保持警惕,繼續在關鍵技術上實現突破。
“最大的競爭對手很可能來自中國公司”
從十年前的“十城千輛”,到持續數年的政府財政補貼,再到一輪又一輪的政策支持,乃至開放國門引入“特斯拉”形成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鯰魚效應”??在極具政策優勢的環境下,中國品牌率先開始向新能源汽車領域布局與轉型,“收獲期”也來得更早。
原本在汽車市場并無明顯優勢的中國品牌,在電動化轉型上更早、更堅定。早在2015年12月,包括中國在內的195個國家就簽署了《巴黎協定》。2020年,中國宣布了“雙碳目標”: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從排放達峰到凈零排放的時間比美國、法國、德國等國家更短。中國汽車產業的碳排放總量占中國碳排放總量的比例雖然較發達國家而言并不高,但如果中國汽車產業“按部就班”發展,幾乎不可能實現“雙碳目標”。
前不久,歐洲議會提出的關于在2035年于歐盟境內停止銷售新的燃油車的提案已經在爭議中得到通過。國際能源署發布的全碳中和路線圖顯示,2030年,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達到5500萬輛;到2035年,全球大部分國家將禁售燃油汽車,全面進入新能源汽車時代。
除了環境保護、“雙碳目標”等要求,在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看來,從能源角度來看,中國大力發展電動車有著另一層深度考量。
王傳福表示,中國在2021年有72%的石油要依靠進口,而且進口的石油里,有70%是通過南海運到中國岸上,在所有的中國石油里面,70%用于交通。“汽車消耗了中國石油的70%,從三個70%可以看到,電動車必須要大力發展,或者說中國發展電動車比任何一個國家都有緊迫性。”
與此同時,如何改變燃油車市場上中國品牌的地位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德系品牌在發動機、變速箱、電氣原件、底盤模塊化平臺乃至品牌建設方面,都構筑起深深的護城河。美系車、日系車在國際市場上也一直有著較強的競爭優勢,相比之下,中國傳統燃油車制造研發起步較晚,與國際巨頭相比差距巨大。
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所有國家、所有車企,都被拉回到全新的起點。德國《南德意志報》近日以《中國汽車業強行超車》為題,表示中國在用自己的方式,繞過西方在內燃機方面的優勢,并準備在技術上達到西方同等的水平。
懂車帝在最近一年時間先后進行了規模最大的電動汽車冬季測試以及夏季測試,其向《中國新聞周刊》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冬季續航測試環節,中國品牌車型表現搶眼,實測續航成績排名前10的車型中,有7款來自于中國品牌;而從電動汽車夏季測試結果來看,中國品牌車型的穩定性和極限性能表現同樣優于合資品牌。
不斷提升的產品性能也使得新能源車型的市場接受度不斷提高。數據顯示:從2005年到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才突破1%;而從2016年到2019年上半年,滲透率迅速從1%提升到5%;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行業走上增長快車道。2022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已經達到21.6%。不難看出,如今的新車銷售市場,每賣出五輛汽車就有一輛是新能源汽車。
“足夠大的市場規模決定了需求,需求則決定了技術的發展和產業的投入。基礎設施方面中國在全球的優勢是有目共睹的,只要有應用場景,一定發展得比外國要快。” 萬集科技董事長、總經理翟軍在談及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時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